很多国家的中文名字里都带“尼西亚”、“尼亚”、“西亚”、“维亚”、“比亚”等字眼,到底是什么意思?
其实这些词都是欧洲语言里“ia”这个后缀和不同单词结尾的辅音结合形成的汉语译名,所以意思都一样。但要把它所代表的意思解释清楚,却还是要稍微费一些口舌的,因为汉语里并不存在这样的语言结构。
中文里的这些“亚”来源于字母a,和“尼亚nia、利亚lia、西亚sia”里的ia一样,都起源于拉丁文。拉丁文是古罗马人讲的语言,古罗马人继承借鉴吸收了古希腊的文字、字母和语言体系。而现代的英文字母则完全借用了26个拉丁字母,英语与拉丁语同属于印欧语系,但语族不同,很多英语词汇从拉丁语演变而来,有些则是未经变化而直接采用。
拉丁文里a表示阴性,一般用于国家名、地区名、女孩名、花名等抽象词汇的后面以示尊敬。这和我们把祖国和黄河比作母亲类似,英文称祖国也是motherland,而不是fatherland,比如乔治George是男名,用作地名就是:乔治亚Georgia,处女Virgin用作地名则改为:处女地弗吉尼亚Virginia等等。而ia中的i,没有实际意义,只是衬音,与a一起组成一个称谓。
拉丁语中“XX民族居住的地方”基本上都用a或ia结尾,比如:日耳曼尼亚Germania,斯拉夫尼亚Slavonia,凯尔特尼亚Celtinia、不列颠尼亚Britannia、法兰克尼亚Franconia等等,这些国家或民族的名称,则是英文修改了拉丁语的叫法。
这是一个可以用来构成国家、疾病、花卉等意义的后缀,它来自拉丁语和希腊语共有的-ia,其功能是用於组成阴性抽象名词。并非表示XX的人的意思。
其实尼亚和利亚很好认,就是-ia在n和l后面而已嘛。前面的词根尾音不同,造成了整个词组合的读音不同,比如罗马尼亚,就是Roman(Romanus“罗马人”演变而来)的国家之意,而Albania则是可能来自伊利里亚部落Albani人。结合n的成为nia尼亚,结合l的就成了lia利亚,比如Australia是来自拉丁词australis“南方”+后缀-ia(拼合过程中原来australis只保留词根部份,即austral-部份)。同理还有一些和r拼合的地名,则成为“里亚”,如利比里亚Liberia(liber-“自由”,Liberia即自由之国的意思)。
简而言之,“-ia”这个后缀是起源于希腊语,后来被拉丁语和其它欧洲语言广泛借鉴,它没有具体的含义,大致的意思就是把它加在一些形容词后面,组成抽象名词。所以其实在欧洲各个语言里,它被广泛用于各个领域的名词之中,比如医学、植物学、动物学、化学等领域。日常生活里比较常见的是一些疾病的名称,疟疾(malaria)、白血病(leukemia)、恐水症(hydrophobia)、狂燥症(mania)等等。总之一般来说都是一些症状特别明显,因为症状而得名的疾病。
所以如果硬要用汉语来解释这个后缀的意思,大概可以解释成“实体”或者某种东西的统称。这样这些国家的名字就很好理解了,也就是某个民族的实体或者某个地域的统称,所以也可以理解成“国家”的意思了。其实英语里这样叫的国家相对于其它一些欧洲语言还少了不少,但即使这样,全球仍然有数十个国家名称的后缀以“-ia”结尾。比如举几个大家相对熟悉的国名:
英文国名里带有“-ia”后缀的国家,几乎占了三分之一个世界。简而言之,如果在某个民族或地区名字的后面加上a或ia,就成了他们居住国家的名称,比如:尼亚nia、西亚sia、利亚lia或ria、迪亚dia、维亚via、比亚pia等。全世界国家名字后面带有ia的国家将近40个,占世界国家总数的五分之一;而以字母a结尾的国家名字一共将近70个,占世界国家总数的三分之一。
澳大利亚(Australia)奥地利(Austria)阿尔巴尼亚(Albania)保加利亚(Bulgaria)柬埔寨(Cambodia)埃塞俄比亚(Ethiopia)印度(India)利比里亚(Liberia)马来西亚(Malaysia)蒙古(Mongolia)俄罗斯(Russia)斯洛伐克(Slovakia)……
而除了国名,很多不是国家的地名其实也会这样命名,比如西伯利亚(Siberia)、亚细亚(Asia)、乌托邦(Utopia)等等。反正总而言之,在做地理名称时,可以将其简单的理解成“国”或者“洲”。总之基本就是对一个民族国家或者历史上曾经是某个民族聚居地,带有这个民族鲜明特点的一块土地的称呼。
“尼亚”(nia)是什么意思
“尼亚”是“……之国”的意思,是由原来的国家名字翻译过来的,没有实际含义。
“尼亚”作为国名后缀,也是音译的结果。“尼亚”的英语是“nia”,来源于拉丁语,意思是“……之国”的意思,其实跟“斯坦”的意思差不多。
以“尼亚”为后缀的国家有共有8个,爱沙尼亚、罗马尼亚、阿尔巴尼亚、斯洛文尼亚、亚美尼亚、肯尼亚、坦桑尼亚、毛里塔尼亚等国由于处于欧亚大陆腹地。
Romania罗马尼亚(罗马人的国家)、Slovenia斯洛文尼亚(斯洛文尼亚人的国家)、Estonia爱沙尼亚(水边居住者)、Armenia亚美尼亚(亚美尼亚人的国家)、Albania阿尔巴尼亚(鹰之国)、Tanzania坦桑尼亚(溪流汇合的黑人土地)、Mauritania毛里塔尼亚(黑肤色人的国家)
“尼亚”还有很多亲戚,比如说:利亚、西亚、地亚、吉亚、维亚、尼西亚等等……这些都是尼亚的变种,差别细微,翻译过来都差不多。
尼亚的话比较知名的是罗马尼亚,当年罗马帝国时期称之为“达西亚”,也是个地理范围,后来罗马帝国亡了,一部分军民留在了达西亚,后来达西亚自称罗马尼亚,估计还是追忆罗马的荣光。罗马尼亚语是拉丁语族,但是其文化却是希腊化的,也能看出这个地方比较独特。
“尼西亚”(nesia)是什么意思
尼西亚-nesia的之所以比较奇怪,是因为它其实是希腊语nesos(岛屿)和地/国名后缀-ia的结合体。尼西亚(nesia)来自希腊语“nesos”,意思是“岛屿”,其含义是海岛之国。是由希腊文nesos和地名词尾亚组成,随着词尾之前的最后一个字母发音不同,译成汉语也就变成了“尼亚(n-ia)”、“西亚(s-ia)”。比如印度尼西亚(Indonesia,大海上的群岛)、波利尼西亚(Polynesia,多岛群岛)、美拉尼西亚(Melanesia,黑人群岛)、密克罗尼西亚(Micronesia,小岛群岛)等等。所以我们会发现这些地名都是海里的……
印度尼西亚就是印度群岛,波利尼西亚就是很多岛(多poly),美拉尼西亚就是黑人的岛(黑mela,因为这一带的人肤色黑,近乎非洲人),密克罗尼西亚就是小岛(小micro,这片群岛普遍面积小),全都是希腊语词根。
美拉尼西亚Melanesia来自希腊文melas (melanos的生格/属格形式,意为“黑色”) + nesos “岛屿”+ ia,意思就是(小)黑人居住的岛屿之国或黑人群岛。
同理,印度尼西亚前面的词根是希腊语indos(意为“印度”),波利尼西亚前面的词根是希腊语polys(意为“很多”),密克罗尼西亚前面词根是希腊语mikros(意为“微小”),所以这几个词意思分别是印度群岛、多岛群岛和小岛群岛。
到底叫什么亚要看最后一个字母是什么啦
比如Bulgar加上ia就是Bulgaria保加利亚
加在Roman后面就是Romania罗马尼亚
加在Serv后面就是Servia塞尔维亚啦~~
后缀带“尼亚nia”的国家:
1、亚美尼亚Armenia,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之一,位于亚洲与欧洲交界处的外高加索地区。据说所有姓马米科尼扬的亚美尼亚人祖先都来自中国,他们都是马抗的后裔。三国中西凉太守马腾是东汉初年伏波将军马援的后代,马抗是马腾的侄子,马腾死后,他的儿子马超被曹魏击败投奔刘备。马抗则带领族人沿古丝绸之路到波斯避难,后又辗转到亚美尼亚繁衍至今。 2、罗马尼亚Romania;3、阿尔巴尼亚Albania;4、斯洛文尼亚Slovenia;5、爱沙尼亚Estonia;6、立陶宛(立色维尼亚)Lithuania;7、马其顿 Macedonia;8、波斯尼亚Bosnia;9、坦桑尼亚 Tanzania;10、毛里塔尼亚Mauritania;
后缀带“利亚lia或ria”的国家
11、澳大利亚Australia,英文中Austral是南方的意思,后面加个ia,则是南方之国。1770年,英国航海家詹姆斯.库克抵达澳大利亚东海岸,宣布这块土地为英国殖民地,并首先采用了澳大利亚这个称呼。此地在远离英国一万多万里的南半球,取名南方之国也就容易理解了。12、保加利亚Bulgaria;13、奥地利(奥斯垂亚)Austria;14、利比利亚Liberia;15、阿尔及利亚Algeria;16、蒙古利亚Mongolia;17、尼日利亚Nigeria;18、索马利亚Somalia
后缀带“比亚bia或pia”的国家:
19、哥伦比亚Colombia;20、埃塞俄比亚Ethiopia;21、利比亚Libya;22、纳米比亚 Namibia;23、赞比亚 Zambia;24、塞尔维亚(塞尔比亚)Serbia
后缀带“各种亚ia”的国家或地区:
25、俄罗斯(日五阿舌)Russia;26、突尼西亚 Tunisia;27、马来西亚Malaysia;28、印度尼西亚Indonesia;29、波利尼西亚Polynesia;30、印滴亚(India);31、柬埔寨(看包滴亚)Cambodia;32、克罗地亚Croatia;33、拉她维亚Latvia;34、塞尔维亚Serbia;35、纳米比亚 Namibia;36、冈比亚Gambia;37、邮购斯拉维亚Yugoslavia;38、玻利维亚 Bolivia;39、格鲁吉亚Georgia;40、斯洛伐起亚Slovakia
后缀带“a”的国家
1、中国China,2、韩国Korea,3、缅甸Burma, 4、斯里兰卡Sri lanka,5、加拿大Canada,6、阿根廷Argentina,7、哥斯达黎加Costa Rica,8、古巴Cuba,9、马耳他Malta,10、百慕大Bermuda,11、格林纳达Grenada,12、危地马拉Guatemala,13、圭亚那Guyana,14、牙买加Jamaica,15、尼加拉瓜Nicaragua,16、巴拿马Panama,17、委内瑞拉Venezuela,18、安哥拉Angola,19、博茨瓦纳 Botswana,20、厄立特里亚 Eritrea,21、加纳 Ghana,22、几内亚 Guinea,23、马达加斯加 Madagasca,24、卢旺达 Rwanda,25、南非 South Africa,26、乌干达 Uganda,27、肯尼亚Kenya。
名字后缀带“a”的地名
小地名则数不胜数
而几个大洲:亚洲Asia,欧罗巴Europa,美洲America,非洲Africa,南极洲Antarctica;大洋洲:Oceania,西伯利亚Siberia
“斯坦”(stan)是什么意思
以“斯坦”后缀是来自一个印欧语的共同词根sta,表示站立的意思。这个词根在印欧语不同的语族后裔中有很多变体。
此后缀在英文中常见的写法-stan,其直接来源则是属於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波斯语,意为“……的地方”(比如波斯语golestan,意思是玫瑰之地,即蔷薇园;rigestan是沙砾之地,意为沙漠)。这个-stan的先祖形式可以追溯到印度雅利安共同语的sthana,比如梵文中就有这个sthana,是“地方”的意思。比如中国古代在印度被称作“震旦”Cinasthana或“摩诃震旦”Mahacinasthana,其实就是叫做Cina的地方之意。【Cina的源头众说纷纭,有说和秦、晋这些周朝的封国可能有关,存疑】现代印地语还用devasthan表示庙宇(deva者,神也;sthan,即sthana,地也。神之地是为庙宇)
(世界上名字带有“斯坦”(-stan)的国家(深蓝)和有一级行政区域叫“斯坦”(-stan)的国家(浅蓝))
那么咱们中国人最熟悉的“斯坦”(stan)就是中亚的五个斯坦国了:哈萨克斯坦(Kazakhstan)、乌兹别克斯坦(Uzbekistan)、土库曼斯坦(Turkmenistan)、吉尔吉斯斯坦(Kyrgyzstan)和塔吉克斯坦(Tajikistan)。中亚的五个“斯坦国”,是怎么演化来的? 在今天的俄罗斯境内也还有鞑靼斯坦(Republic of Tatarstan)、达吉斯坦(Republic of Dagestan)两个共和国。
stan源于古波斯语,意为“……之地”,Pakistan巴基斯坦(意为“圣洁的土地”、“清真之国”)、Afghanistan阿富汗(山上人居住的地方)、Kazakhstan哈萨克斯坦(自由人的地方)、Uzbekistan乌兹别克斯坦(乌兹别克人统治的地方)、Kyrgyzstan吉尔吉斯斯坦(草原上的游牧民)、Turkmenistan土库曼斯坦(突厥人的地区)、Tajikistan塔吉克斯坦(塔吉克人的国家),而Palestine巴勒斯坦(腓力斯丁人的土地)的来源于古闪语或古希伯来语Palestina的stina,原指“人”而不是地区、国家的意思。
1991年苏联解体后,在中亚地区,多了5个以“斯坦”为名的国家,在波斯语中,斯坦(stan)是“……聚集的地方”;如果用作国名,则意为“……的国家”。
如今,这5个斯坦国已经独立快30年了,他们的发展状况如何呢?
经济指标是衡量一个国家国力的重要标准,包括国内生产总值(GDP)、人均GDP,以及人均收入等数据。
根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(IMF)2019年的数据,从GDP总量来比较,最高的是哈萨克斯坦,为1703亿美元,排在全球第55位,与欧洲国家匈牙利、乌克兰处于同一水平。其次,分别是乌兹别克斯坦(604亿美元)、土库曼斯坦(466亿美元)、吉尔吉斯斯坦(82亿美元)、塔吉克斯坦(81亿美元)。从人均GDP比较,最高的也是哈萨克斯坦,为9139美元,排在全球第69位。其次分别为土库曼斯坦(7816美元)、乌兹别克斯坦(1831美元)、吉尔吉斯斯坦(1292美元)、塔吉克斯坦(877美元)。从地理上看,这5个国家都是内陆国,没有海洋。但是,由于哈萨克斯坦、土库曼斯坦、乌兹别克斯靠着里海(全球最大的湖泊)和咸海,所以这三国拥有海军,都是从苏联继承来的。
“-stan”这个词语最早出自波斯语中,就是它的罗马字母转写形式。本义原来是指“地方”、“地区”。不过在波斯文化传播的过程中,“斯坦”的词义有所扩大,就是某某“省份”、某某“之地”或者某某“之国”的意思。比如乌兹别克斯坦就可以理解为乌兹别克国,哈萨克斯坦就可以理解为哈萨克国。
除此之外,在中文里国名中带有“斯坦”两字的国家还有巴基斯坦(Pakistan)。但其实在英文和其它许多语言里,还有一个中国的邻国国名里也带有“斯坦”,即阿富汗(Afghanistan)。如果按照特别准确的音译,它的名字可以被译成阿富干尼斯坦。而除了这几个国家之外,伊朗、俄罗斯、伊拉克、孟加拉国和印度境内都有用斯坦命名的一级行政区域,比如巴基斯坦的俾路支斯坦、印度的拉贾斯坦、俄罗斯的达吉斯坦和鞑靼斯坦、伊朗的戈勒斯坦等。另外在波斯语和土耳其语里,还有其它一些国家的国名也带有斯坦,比如保加利亚在他们的语言里被叫做保加勒斯坦,英格兰被叫做英格勒斯坦、希腊被叫做尤纳尼斯坦等等。
但中文里还有一个非常有名的斯坦,也就是巴勒斯坦(Palestine)。但这个名字完全是因为发音接近,它在其它语言里的后缀不是-stan,所以其实它在中文里叫斯坦完全是巧合。
和波斯语后缀stan同源的词我们其实还挺常见到,比如英文中继承自拉丁的国家state、地位status、德文的城市Stadt、俄文表示定居点的стан等。
带有stan后缀的地名大多集中分布在中亚和南亚一带,即印度雅利安民族的聚居活动区。当然后来这个地区islam化较为严重,这个波斯语的后缀也因此被带到了其他islam地区。
stan是波斯语“土地、家园”的意思,常加在民族名之后,表示某个民族的国家。
stan其实类似于希腊文的后缀ia
“兰”(land)是什么意思
(世界上英语国名以“兰”(-land)结尾的国家)
而“兰”(-land)的意思跟斯坦基本完全一样,只是“兰”这个后缀起源于日耳曼语族的一些国家,所以这个后缀也基本完全存在于北欧、英国以及英国的殖民地。比如芬兰(Finland,意为湖沼之国)、荷兰(Holland或者Netherlands,意为低地之国)、格陵兰(Greenland,意为绿色的土地,属于丹麦)、英格兰(England)、苏格兰(Scotland)、爱尔兰(Ireland,意为西方的,绿色的)、新西兰(New Zealand,新的海中陆地)、斯威士兰(Swaziland,意为斯威士人的土地)。冰岛(Iceland,意为冰的陆地)国名在欧洲语言里也带有“兰”。
其实瑞士也叫“兰”,英文名是 Switzerland,但没有翻译成“斯威泽兰”。
另外还有一个例外,亚洲的泰国在欧洲语言里也被翻译成了Thailand,其实意义还是泰国。
日耳曼语,地名后缀意指“~土地”。
与罗马人对地名命名类似,日耳曼人也有自己的套路,加上后缀-land。
Deutschland 德意志(德语的“德国”音译为德意志,英语的“德国”Germany音译为日耳曼,so这些不同称呼都是德国。)
Netherland 尼德兰(荷兰语音译为尼德兰,英语表达Netherlands多了个s而已,另一英语表达Holland其实是非官方称法,都是那个美丽的国家。插曲,Netherlands当代就是国家荷兰,曾经是指代低地国家们荷兰、比利时、卢森堡)
Poland 波兰(Pol平原,东欧大平原;悲情的“美人”国家,一直被周围的虎狼德国、俄罗斯欺负;1918年原本成为历史的国家复国,是多少血泪铺陈出的道路呀!)
Ireland 爱尔兰(Ire绿色,一位好友的第二故乡,希望有生之年能够去此无涯之岛)
Finland 芬兰,Greenland 格陵兰,Iceland 冰岛,还有不是国家的Scotland 苏格兰、England 英格兰。
所以总而言之,“尼亚”(和别的各种“亚”)、“斯坦”和“兰”在国名里时都可以按照“国”来理解。其实用这种方式,保加利亚可以翻译成保加尔国,罗马尼亚可以翻译成罗曼国,哈萨克斯坦可以翻译成哈萨克国,苏格兰可以翻译成苏格国。所以代表英国的英格兰最早才被翻译成了英国。这样讲大家明白了吗?